来源:tvt体育网页版 发布时间:2024-10-04 07:22:45
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谋发展,向质量要效益,是公司实现高水平发展的必由之路,甘肃酒钢集团西部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部重工)积极探索“质量强企建设”,不断的提高质量管理上的水准,为公司的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内生动力。
为提升产品质量,西部重工成立了信息化工作推进专班,体系化推进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工作。主导打造“三张名片”、建设“三大中心”,“三化”改造取得突破。建成全省首个“3D砂型打印精密铸造数字化车间”,年产2000吨砂型,600吨中高端铸造产品的生产能力,实现了高品质铸件制造。打造了焊接机器人集群,实现了小型、中大型工件的自动化焊接。引进1200W和15000W两台激光下料设备,具备40mm以下钢板切割下料,形成西部重工下料中心;引进铁模覆膜砂生产线,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和铸球品质,在兰州以西地区独具价格和质量竞争优势。建成惯性摩擦焊生产线,大幅度降低钢爪制造劳动强度,提高效率和焊接质量,引领电解铝阳极钢爪制造技术发展。建设的万吨级风电法兰智能工厂,成为西北地区唯一的“风电法兰+塔筒”制造商,“酒钢西重”牌风电塔筒在业界具有较高声誉。
为推动创新发展,西部重工建立了创新科技成果分享机制,拥有市级以上各类科学技术创新平台6个,其中,省级工程技术创新中心1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个、省级工业设计中心2个、甘肃省科普教育基地1个、市级企业技术中心1个、市级技术创新中心1个,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全省生产性服务示范企业。精密铸造分厂获得甘肃省第二批“数字化车间”认定,酒泉天成公司获得“甘肃省绿色工厂”认定。
此外,西部重工研发的结构性节能阳极钢爪实现节能指标行业最好水平;抗蠕变打壳锤头常规使用的寿命达到3年以上达到行业最好水平;研制的汽车生产线检测铸铁平台出口欧洲;采用3D砂型打印+传统铸造技术,与宁夏共享集团和重泵公司联合开发了首个黄河流域抽水蓄能项目泵站铸件,形成了完整的工艺技术标准和产品内控标准,打破了国外垄断;利用3D砂型打印技术成功开发了高端泵、核工业阀、军车、船舶、发动机壳体等高端铸件,引领传统铸造转型升级;突破了风电陆上塔架Q420材质焊接工艺难题,建设智能化风电法兰制造基地,填补了西北地区风电装备制造产业链空白,支撑了公司高质量发展。
据介绍,西部重工获得省级成果评价12项(国际先进1项、国内领先9项、国内先进2项),获全国“发明创业奖项目奖”金奖1、银奖2、铜奖5项、甘肃省人民政府专利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甘肃省人民政府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甘肃省有色冶金科技进步奖4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甘肃省工业优秀新产品三等奖3项。获授权专利96件。主编行业标准、团体标准和区域标准5项。
西部重工从2000年开始运行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通过20余年持续完善改进,体系范围已覆盖公司生产经营、工艺技术、安全质量、市场营销、物资采购、人力资源、绩效考评、设备设施等所有管理领域。通过导入实施卓越绩效管理体系,摸索出了一套适合自身生产实际的实物质量控制方案,产品质量从前期的“事后检验”向“事前筹划”和“事中控制”转变,质量体系运行平稳。近年来,西部重工在“精益求精、严抓细管”的质量文化引导下,逐步加强质量体系管理,大力实施创新驱动。通过制度创新、管理创新、产品创新、技术创新、服务创新,营造人人关心质量、重视质量、追求质量、创造质量的良好氛围,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改善,为质量品牌建设筑牢坚实基础。
细节决定质量,质优方能致远。西部重工将继续开展质量“精细化”管理工作,通过走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之路,紧紧围绕西北地区钢铁、铝业、电力能源产业,加速推进科学技术创新,打造系列专项支撑型产品。通过定期开展质量管理评价、全员参与产品质量全过程控制、QC活动等工作,逐渐完备、强化质量体系管理,切实提升公司产品实物质量,助推“酒钢西重”品牌不断向社会市场推广,将“酒钢西重”品牌建设成为中国西北地区先进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品牌。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照法律来追究其有关规定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接着使用上述相关联的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
甘肃新媒体集团法律顾问:甘肃锐城律师事务所 陈灿律师; 甘肃每日传媒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法律顾问:甘肃荣庆律师事务所 吴天英律师